Timeline
亏了晚点,终于第n次读到了大半。翻译还是差啊。
读完北京折叠,并不惊喜,倒确实深感孤独。
社畜也要挤出时间!
【补评】工数课上,熄灯之后和操场上与伟哥一起聊大刘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大陆科幻作品确实在走出圈子,却也免不了毁誉参半。
最后两章比较感人,其余部分谈不上精彩。不过大概可以改编成电影。
只能暂时搁置了
收拾书翻到中学的半米高的青年文摘和这本选集,读杂志的习惯被信息爆炸淹没,有些从前的故事也在被遗忘的边缘了。
没想到竟然读过原著,巧了
更喜欢读余先生其他几本作品,不过这本回忆录中也有一些章节引人思考,不清楚的史实和经历就不多评判了。对抹黑余先生的原因不太了解也不理解,一位作家的优秀作品可能比所谓人品批判有价值得多。
翻译还好,想象力真是惊人,不过大多篇都比较悲观呐。
在临行西安前读完,越往后越觉得精彩,贾对读者能否理解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不过至少我看得亲切熟悉,没有翻译隔阂,没有近代文学的冗长描写,没有古代作品的误读错解,是我最沉浸的作品之一。写得好之处常常拍手称快,佩服贾先生有如此观察和语言。不得不说魔幻现实确实在中国当代乡土文学中开出了花!
管中窥豹。中国古代的一切果然都不简单,并且影响至今仍可见一斑。把历史、政治、社会这些印象中上枯燥无趣的东西由叫魂事件为背景讲得逻辑井然又入木三分。要是被弘历看到了,可能会恼羞成怒吧。
少年时走马观花读的感受已无印象,再读起来才仔细想象哈姆雷特是怎样一位王子,身着怎样服饰,疯癫时有怎样神情等等。“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言不虚。《哈姆莱特》《麦克白》《李尔王》《奥瑟罗》四部悲剧难免有些套路,读着水土不服。
和尘曲相似的文集。除了关于故乡的散文还算温暖有趣,游记和小说都索然无味。可能又少了一种自己会阅读的当代文学作品了。
故事略显琐碎和生硬,可能描写人物比表现科幻更多一点,大刘确实不那么擅长啊。
读到凌晨两点读完,和不时明灭摇摆焦躁的火车旅途很搭,是熟悉的大刘风格。
宏大巨制,赞不绝口,从此科幻迷